本地创业帮 百科 361度加盟—361度加盟店以及加盟费

361度加盟—361度加盟店以及加盟费

与市场预期一致,361度交出一份利润大幅下滑的年度成绩单。3月15日,港股上市公司361度公布2018年业绩报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仅

大家好,361度加盟—361度加盟店以及加盟费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361度加盟—361度加盟店以及加盟费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与市场预期一致,361度交出一份利润大幅下滑的年度成绩单。

3月15日,港股上市公司361度公布2018年业绩报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0.6%至人民币51.87亿元,经营利润减少20.8%至7.82亿元,净利润则下跌33.5%至3.04亿元。

体育产业顾问张庆日前接受界面采访时表示,“361度没有明确的定位,产品过于大众化,缺乏个性。手握国家游泳队等优质资源,但在销售层面一直没有亮点。”

公开资料显示,1983年从晋江家庭式作坊成长起来的华丰鞋厂,是361度最早的前身。此后,鞋厂开始生产运动鞋,并在2003年公司改名361度。2009年6月,361度在香港上市,跻身国内运动鞋销量三甲。

目前,该集团下拥有361度主品牌、361度童装以及ONE WAY等品牌,分别针对国内大众市场、儿童运动以及高端户外运动市场。

2018年,主品牌为集团贡献的营收额比例高达82.7%。童装业务的销售增速为14.7%,在集团的贡献比例为15.7%。

期内,毛利率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至40.6%,主要由于公司推出品牌重塑计划及电商业务增长致使核心品牌的利润被摊薄。

一个明显的对比是,在FILA等高溢价产品的推动下,安踏集团同期毛利率高达52.6%。

截至2018年底,361度集团拥有5539间主品牌门店,其中74%为独立街铺,公司未来计划在商场和百货店增开新店。地区方面,74%的门店位于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仅7.4%和18.6%的门店分别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

此外,总共1837个销售网点提供361度童装产品,其中571个同时销售主品牌及童装产品。中国地区有35间ONE WAY自营店和12间加盟店,大部分位于大型知名商场。

成本方面,2018年,361度的广告和研发投入均明显增多。广告及宣传支出占据总营收的比例,从2017年的9.8%提升至10.7%。研发成本所占比重则从3.4%上升至4.1%,达到近五年来的新高。

从品类来看,鞋类销售占据总营收的比例从42.7%升至44.7%,服装销售维持在38.5%。361度表示,运动服饰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鞋类需求,接下来将继续专注鞋类业务。

期内,存货周转日数从82天升至110天,库存压力增大。相较之下,安踏和特步的存货周转日数分别仅为81天和80天。

一直以来,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度被视为本土四大品牌,占领着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半壁江山。但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361度与其余三家品牌的差距已经逐渐被拉大。

2月底,安踏率先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2018财年,营收同比大涨44.4%至人民币241亿元,净利润增长32.9%至41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均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并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此前与361度销售体量相近的特步,2018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5%至63.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大涨61%至6.57亿元,同样创下上市以来的营收新高,转型效果显现。

相较之下,2018财年营收增长基本停滞的361度,已经被特步明显超越,后者稳居本土第三位。

业内认为,当安踏大规模收购国外品牌之时,361度的业务还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低端市场,使其品牌形象和品牌溢价能力明显滞后。

2018年下半年,361度品牌重塑计划开始执行,具体计划将于2019年中期对外公布,期望以此改变低价和低端形象。同时,此次战略调整是361度为应对日趋激烈的本土竞争和迎接上市十周年的重要举措。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的报告预计,随着361度的销售增长放缓,加上国际品牌竞争加剧和本地品牌逐渐抬头,361度的市场占有率在2019年将会有所流失。

从2018年初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361度的股价基本处于跌势状态,累计跌幅达到近40%。截至2019年3月15日发稿前,该公司股价为1.56港元,总市值约为32.25亿港元。

财报发布的同时,361度表示,考虑到业绩情况及保留资金作未来发展用途,不派发末期股息。

361°签约杨旭 安踏拿下郑智 国内品牌抢占足球装备市场

乘着中央改革政策的东风,中国足球似乎迎来了春天。足球装备市场作为足球运动的重要一部分,当然也受到了各大品牌商前所未有的重视。且不论是为了献礼,抑或抢占市场,还是真心想推动专业足球装备的普及,各位大老板都真的掏大钱来做这个事情了,决心和信心从未如此坚定。

前不久361°突然官宣国脚杨旭正式成为品牌代言人。虽然361°在此之前似乎跟足球没什么关系,虽然官宣图拍得有点仓促简陋,虽然装备看上去模仿的痕迹颇为明显,虽然他们还没来得及给杨旭制作足球鞋,但你知道361°给杨旭开出的每年代言费是多少吗?据闻是400万!此前国内代言费最高的球员是吴曦,他跟阿迪达斯的合同是260万/年。如果你是杨旭,你能不动心?

361°签杨旭够土豪了吧?等等,还有更厉害的——安踏签郑智,700万!!!身为国家队和俱乐部队长的郑智,虽然已经35岁,但他的影响力毫无疑问依然是目前国内的一哥。坊间传言前段时间他与阿迪达斯的代言合同到期,安踏强势介入,开出了一份阿迪达斯无法匹配的合同——每年700万代言费!!!这是中国球员代言体育品牌的第一身价。安踏CEO丁世忠在股东大会上就直言:“安踏作为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足球我们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其实现在我们已经正式把足球作为安踏的战略,我相信未来在足球这块我们的投入和营收,会有一定的份额。”据闻安踏近期将官宣郑智的加盟,而郑智已经穿着涂黑或者拆掉商标的球鞋好一段时间了。

而我们作为足球鞋玩家,品牌商签谁?砸了多少钱其实跟咱没啥关系,我们更关心的是国内品牌做出来的足球鞋产品究竟怎样。实际上,国内就有一个品牌的足球装备发展状况可供我们参考——李宁。李宁品牌在十年前就开始涉足专业足球装备领域,他们重金请来了曾为耐克创作出著名“水星”足球鞋的意大利顶级设计师Max Zago,打造了以李铁作为头号代言人的“铁”系列足球鞋,肇俊哲也强力助阵,并由当时国内的一批超新星如蒿俊闵、卢琳等上脚。那些年已经在玩足球鞋的老会员都知道,当时李宁足球鞋还真的不错,配置了袋鼠皮面料、适合宽脚,但购买渠道少,拥有一双李宁足球鞋成为不少人的梦想。

李宁足球有着一个很“专业”的好开头,但后来反而被“专业”所误。李宁足球鞋的设计和配置确实曾经接近国际一流水平,这也意味着生产成本也是最高昂的,但在销售发面李宁却没有把产品线全面铺开,只把足球鞋放在某些大专柜里卖,价格还跟国际一线品牌持平,看似高大上却忽略了得屌丝得天下的道理。小编至今想不懂李宁当年赞助全国大学生联赛,究竟是为了推广足球装备产品还是纯粹为了中国足球出力。李宁在大概三年前就已经放弃了足球,但不知道后续会不会重新加入战团。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New Balance。没错,就是近两年在跑步鞋领域大红大紫的NB。他们也在前不久正式宣布回归足球装备领域。没错,是回归,要知道New Balance足球鞋在八九十年代的英伦很有影响力,英格兰传奇球员布莱恩·罗布森就曾是代言人。NB不是中国品牌啊,离题了吧?事实是这样的,New Balance特别重视中国足球,他们在中国发布会上直言要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贡献,甚至期待能跟国家队合作。New Balance是一家美国家族企业,说白了就是非常有钱。它们目前已经签下了10位顶级球星,如拉姆塞、贾努扎伊、孔帕尼、纳斯里、费莱尼、内格雷多、纳瓦斯、费尔南多、耶拉维奇和卡希尔,还有多家俱乐部和国家队如利物浦、斯托克城、凯尔特人、波尔图、塞维利亚、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国内目前除了已经签下徐云龙、张晓彬,据闻后续还会有多位代言人公布,来势汹汹。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接下来包括特步在内的多家国内运动品牌也会在足球装备领域有惊人之举,我们将密切跟进报道。总结一下,我们一直认为足球装备领域要百花齐放才精彩,百家争鸣的受益人终究是消费者。国内运动品牌在足球领域的大投入在宏观来说是积极的,目前从微观角度论产品的优劣为时尚早,我们不妨怀着开明的心态去看待后续的事态发展。

最后多说一句,前不久负责国家队商务开发的中国足协直属国有企业福特宝公司发出一则关于国家队球员用鞋资格的公告,当中的条款是否妨碍了中国足球装备事业的良好竞争与发展呢?

中国运动品牌十年沉浮,只有三家能与耐克、阿迪同场竞技

未来本土综合性运动品牌约有三家能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同场竞技,其他品牌只能在各细分市场中寻觅生存机会,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下一个德尔惠。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大体可以分为“晋江系”和“非晋江系”,前者包括安踏、特步、361度、乔丹、鸿星尔克、匹克等众多品牌,后者单指李宁。图/视觉中国)

《财经》记者 马雪梅/文 马克/编辑

2018年1月12日后,法院开始处置晋江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抵押的厂房、土地、仓库等资产,以清偿债权人。这个周杰伦代言十年、名噪一时的运动品牌以6.36亿元负债,黯然离场。

此前,鞋都晋江的另一家知名企业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已宣告破产。这份离场名单中还有金莱克、美克等。同为晋江系企业,它们与如今千亿市值的本土第一运动品牌安踏曾站在同一起跑线。

兴衰都在十年间。

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生了库存危机,这场危机倒逼行业由批发模式向零售模式转型。安踏(02020.HK)由于转型成功,竞争优势迅速累积,成为中国市场仅次于耐克(NYSE:NKE)、阿迪达斯的第三大运动品牌。其他企业如特步、361度仍在转型中途,近两年营收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还有一些企业正在生死线上挣扎。

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倡导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一直经历高速发展,2017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121.48亿元。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也在逐步提升。

2008年,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李宁(02331.HK)四家公司的中国市场份额之和是44.0%,2016年这一数字已达到54.7%。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未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仍将“强者愈强”,国内综合性运动品牌约有三家能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同场竞技,其他品牌只能在各细分市场中寻觅生存机会,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下一个德尔惠。

开店就赚钱的年代

虽然双星、康威等运动品牌也曾名噪一时,但从发展规模看,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大体可以分为“晋江系”和“非晋江系”,前者包括安踏、特步、361度、乔丹、鸿星尔克、匹克等众多品牌,后者单指李宁。

20世纪90年代,晋江乌边港周围有着数千家制鞋厂,河的南面是安踏和361度的发源地,河的北面则是特步、乔丹、德尔惠、美克的起始站。

因为地缘关系,这些运动品牌的创始人有着共同姓氏“丁”。如今,安踏创始人丁世忠、特步创始人丁水波和361度创始人丁伍号依然关系不错,只是“彼此几乎不谈工作”。

从制鞋厂到运动品牌商,晋江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李宁的影响。体操冠军李宁创办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先后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全国声名鹊起。

一位2001年-2006年曾在李宁工作的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02年李宁的营收就达近10亿元,遥遥领先中国市场的其他品牌,包括耐克、阿迪达斯。

安踏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当时,安踏的年销售收入只有一个多亿,利润也就几百万元,却于悉尼奥运会期间在央视投了近千万元的广告。不知是前瞻还是巧合,其品牌代言人孔令辉恰好在那届奥运会上实现了大满贯。丁世忠后来回忆说:“那对安踏是一个相当大的改变,全国人民一下子就知道这个品牌了。”

“要请就请最火的”是当时晋江运动品牌的营销原则。特步(01368.HK)CEO李冠儀对《财经》记者表示,2001年丁水波拿着数百万元去找谢霆锋做代言人,结果这让烽火鞋一炮而红,为特步打开了局面,“这些晋江企业家身上都有一股拼劲”。

后来,德尔惠请了周杰伦,喜得龙找了郭富城,金莱克选了王楠、张怡宁……找代言人的初衷还是促进销售。由于各个运动品牌的产品差异不大,所以品牌商希望通过提升知名度来增加出货量。

提起2012年之前的那段时期,多位行业人士都感叹“那时候赚钱太轻松了,开店就赚钱”。

孙佩东曾在安踏工作十年,主要负责北区的零售业务。他记得2005年北京通惠河附近有一家专卖店,商品一半是从安踏进的货、一半是贴牌货,“这样一个假店的生意都非常好,每年收入上百万”。

与时尚休闲行业相比,体育用品行业的销售模式更原始,企业的日子也相对更舒服。

2012年之前,晋江系运动品牌的定位是“品牌批发公司”,也就是说除了塑造品牌之外,它们通过订货会向经销商展示商品,再根据订单生产商品,最后将商品交到经销商手里,就算销售完成。至于货卖得多还是少、如何卖,它们都不需理会。

这个阶段,体育用品企业比拼的是品牌知名度以及发展经销商、铺渠道的速度。

2004年李宁上市后,安踏、特步、361度(01361.HK)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上市。虽然鸿星尔克、匹克、喜得龙也赶上了上市潮,但上市后因业绩不佳等问题而接连退市,德尔惠、金莱克等其他品牌则因自身原因无缘资本市场。

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08年中国体育用品的行业规模已经达到1039亿元。此时,除了李宁的市场份额达到9.0%明显领先外,国内其他运动品牌差距不大,安踏、特步、361度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8%、4%和3.7%。

2008北京奥运会让每个人都对市场无比乐观,谁也不曾想到正是这份信心为危机埋下了隐患。

李宁衰落与安踏崛起

李冠儀在担任特步CEO前,曾在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工作过十年,离开前的职位是大中华区副总裁。在她看来,中国市场的所有运动品牌都遭遇了北京奥运会后的库存危机,只是当时国际品牌更关注终端,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拿到代理商的销售数据,所以2008年底就意识到市场变了(预期订货量和终端实际销量不符),于是迅速反应、做出调整,两年后走出增长低谷。而2008年-2011年国内企业还处于渠道扩张期,再加上对零售终端缺乏关注,因此直到2012年才意识到库存问题的严重性。

这场危机源于一个预期——奥运会影响下,体育用品的销量一定大增。至于销量究竟会达到多少,几乎所有企业都给出了过高的期望,有些企业的库销比(库存数量和销售数量的比率)一度达到10以上,而3-5才是正常范围。

“那段时间货在仓库里是不动的,没有老货与新货的流转,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情况。”孙佩东说。

本土公司受冲击最大的是领军者李宁。2009年,李宁的营收超过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达到84亿元。然而从2011年开始,李宁的业绩一路下滑,直至2015年才开始扭亏为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安踏超越李宁,成为中国第一运动品牌。目前,安踏的营收是李宁的一倍左右,市值是七倍左右。

对于李宁,行业共识是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自己的左脚绊了右脚”,库存危机只是。2010年-2011年的品牌换标、商品提价、渠道变革以及2012年、2015年的管理团队更替,让曾经的中国第一运动品牌显露颓势。一位李宁前员工感叹说:“这就是李宁,要换作是其他企业,估计早死了。”

2011年,安踏实现营收89.10亿元。孙佩东记得当年年底在昆明开年会时,公司为下一年设定的目标是“冲击百亿”。根据以往业绩,这是一个可以轻松完成的目标,但直至2015年这个目标才实现。

2012年安踏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2013年下滑延续,2014年业绩好转,重拾增势。

这期间,安踏率先完成了由品牌批发商到品牌零售商的转型。李冠儀告诉《财经》记者:“安踏跟了一个好教练,提前领悟到‘要赚可持续性的钱’的道理,所以走在了其他本土企业前面。”2007年-2009年,安踏在为阿迪达斯做代理商的过程中,切实地理解了国际品牌科学管理品牌、渠道的方法。

此外,丁世忠还曾向百丽、达芙妮等企业讨教零售变革的经验。他感叹说:“一种是货卖到经销商就算销售,一种是货卖到消费者才算销售,两者差别太大了。”

对于安踏零售转型的成功,丁世忠总结了以下四点:一是信息化,通过ERP系统、SAP软件,实现全国大部分安踏专卖店的信息统一;二是由过去的加盟商订货改为单店订货;三是把零售标准覆盖到全国每一家店;四是回归创业的企业文化,带着高管走遍中国所有的地级市,去做零售落地的推广,了解终端的各种问题。

对于第四点,孙佩东深有体会:“跟安踏高管巡店是种折磨,他们每天可以走三四万步。”

经过2012年、2013年的转型调整,安踏走通了零售转型这条路,2014年实现净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29.32%。同年特步、361度的净利润分别只有4.78亿元和3.98亿元,李宁则亏损7.81亿元,差距就此拉开。

2008年安踏的营收是李宁的69%,2016年是李宁的1.66倍;2008年安踏与特步的营收之差是17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已扩大至79亿元。

当被问到其他企业为什么不效仿安踏的转型路径时,一位曾先后在阿迪达斯、李宁、安踏工作过的行业人士对《财经》记者说:“这就像一个班里有人考上了哈佛,其他同学知道了这个人的学习方法也不一定能考上哈佛。”

为何只有安踏转型成功

2013年2月25日,丁世忠发微博表示:“闭着眼睛都挣钱的时代结束了,深耕时代来临了,笑到最后拼的是实力、拼的是团队、拼的是观念、拼的是管理。”可惜这句话没有及时警醒其他晋江企业,位列其后的特步也是到了2015年才开始转型。

零售转型就好像一道通关卡,拿到后可以起跑,拿不到即使加速也只能行走。

零售转型到底有多难?为了降低库存以及控制打折幅度,安踏曾一方面主动降低订单数量,一方面将部分订货制改为配货制,也就是根据前端经销商、零售商的销量来安排生产,这要求供应链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另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晋江企业之前并不关注货卖给消费者的过程,现在则要管理组货、店铺陈列、坪效(每坪店面实现的营业额,1坪是3.3平方米)等一系列问题。

李冠儀对此深有体会。加入特步三年,她的工作内容是主导零售转型、品牌重塑和体系化管理。她说:“转型和跑步一样,前三公里是最难的。要通过抓主要矛盾来解决一个个问题,然后再不断验证、调整,时间长了就会演变成企业之间能力、实力的差距。”

一些企业不仅没有着手零售变革,反而犯了战略性错误。鸿星尔克的一位高管告诉《财经》记者,2012年那段时期,鸿星尔克、贵人鸟等企业提出向生活休闲服饰转型,该品类的业务比例一度达到50%以上,然而快时尚行业的竞争更加残酷,从而加剧了企业的库存、现金流危机。

晋江运动品牌企业中的家族化现象至今普遍,安踏最先开始职业化,这是它与其他企业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3年加入安踏前,吴永华曾先后在福州鞋城华盛鞋行、福州永大贸易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丁世忠看重了他的销售、营销管理能力,邀请他加入安踏。在安踏十几年,吴永华的职位从销售管理中心总监、总裁助理一路晋升到如今的执行董事兼销售总裁。

2008年加入安踏前,郑捷在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工作过八年,最高职位是总经理,曾是李冠儀的上司。如今,他是安踏的执行董事兼品牌总裁,主要负责品牌及产品管理。

一位在安踏工作过多年的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吴永华对安踏的贡献是在销售管理上,郑捷则让安踏视野更广、更有修养。”

成功零售转型的安踏,已经开启了多品牌战略。目前除了安踏主品牌外,它旗下还有斐乐(FILA)、迪桑特(DESCENTE)等多个品牌。多位行业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买品牌不难,品牌运营、整合是真正的挑战,安踏也是在摸索几年后才把斐乐做出业绩。现在,国内其他体育用品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明显动作。

体育用品行业的马太效应同样延伸到了线上。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16年互联网在运动装品类的渗透率为22.5%。李冠儀表示,线上线下考验的都是企业综合实力,目前运动品牌线上、线下的业绩排名基本一致。

优胜劣汰的另一面是,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美克等相继倒闭。

能否撼动耐克阿迪

欧睿国际预计,2021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696亿元,比2017年的规模增长近三成。行业规模的扩大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想象力,然而每家企业都有看得见的天花板。

对于安踏与李宁,行业内评价李宁的品牌价值依然大于安踏,李宁的短板在于自身执行力。但即使在中国市场,安踏与李宁都不是真正的主角。最近十几年来,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直稳步增加,2008年两者的份额之和是29.2%,2016年已经达到38.8%。

所有受访人士都表示产品研发和创新是头部企业竞争的关键,而这点甚至可追溯到国家之间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差距。耐克、阿迪达斯的研发实验室有数十年的历史,早已积累了海量运动数据,而且研发投入在持续增加。相比之下,即使安踏、李宁这样的领军中国企业也是近几年才重视研发。在人体工程学、仿生学、材料科学等方面,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光是找到合适的研发人才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安德玛(UnerArmour)、亚瑟士(Asics)等国际细分品牌的兴起,让第二梯队的国产运动品牌看到了新机会。这两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长,2016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4%和0.9%。安德玛是从健身房走出来的品牌,创始人是美国的一位橄榄球运动员,主打紧身衣等运动装备。亚瑟士是日本人鬼冢八喜郎创立的运动品牌,拥有多项跑鞋专利,是众多马拉松跑者的选择。

对于体育用品,消费者有着天然的品牌意识。只要价格可以接受,就会选择高端的国际品牌。李冠儀认为,国际品牌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要比国产品牌上升到一二线城市容易得多,毕竟“消费者的心智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未来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国产运动品牌需要在品牌定位、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多功夫。

目前,国产运动品牌在三线以下城市短兵相接,乔丹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虽然这些年饱受商标争议、官司不断,销售模式也还以品牌批发为主,但其年销售收入依然有约40亿元——规模在特步、361度之后,其他品牌之前。

乔丹的一位高管告诉《财经》记者,公司业绩还不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足够大。现在,中国县级城市的销售场景依然是一条步行街上开四五个运动品牌的专卖店,消费者逛街时甚至都不会看门楣,看哪家的产品好、价格合适、打折还多,基本就买了。目前,西北地区是乔丹的主要市场。

至于商标问题,他表示这是历史包袱,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谈到行业未来,他感叹说:“几十亿的企业一下子没了很正常,这些尾部企业的问题不是把谁斗下去,而是如何让自己活下来。”

用户评论


空巷

想开家运动鞋店,最近一直在考虑361度加盟诶!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361度的logo很漂亮,要是加盟的话感觉很有品牌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々爱被冰凝固ゝ

361度鞋子质量我觉得还可以吧,只是价格略高了一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身影

加盟费贵吗?这个我很关心,毕竟我资金不太雄厚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不知道361度的加盟费包含哪些项目,是不是需要额外支付费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染陌人

现在开网店的成本越来越高了,我觉得在实体店搞个361度加盟店还挺不错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丢了爱情i

听说361度加盟店运营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他们会提供一些培训和支持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想了解一下361度加盟店的装修风格是什么样的,是现代简约还是运动风?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廖

361度鞋子款式挺多样的,应该是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客户的需求。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希望361度加盟店能提供一些优惠活动,吸引顾客光顾。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不知道361度的加盟商待遇怎么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清晰的声音

想问问361度的加盟流程是怎么样的?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我朋友是361度加盟店的老板,说生意做得很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最近361度的款式越来越时尚了,我觉得开一家加盟店很有潜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想了解加盟店的选址条件,以及流量怎么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我住在附近的一个商场里,如果开一家361度加盟店不知道会不会好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有没有人知道361度加盟店的保质期是多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对361度的品牌还是比较信赖的,想考虑开一家加盟店试试运气。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地创业帮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dcyb.com/4096.html

作者: ai202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