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口头禅,毛主席也不例外,这个口头禅就是——账。主席从井冈山斗争初期,直到1976年去世,在相关文献中都可看到有关这个口头禅的记载。
下面略举几个事例,看看主席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的人和事,是如何使用这个口头禅的。
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红军前身)攻克宁冈县的新城,俘虏白军官兵400余人。当时优先俘虏的政策刚执行不久,很多人想不通,觉得这些俘虏是坏人,该杀。
毛主席却说:
“大家想出气、报仇,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找错了对象。白军士兵绝大多数是工农子弟,你杀了他们,地主豪绅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马上又去招新兵,结果还是穷苦百姓倒霉。红军不是要解放劳苦大众吗?有些同志脑子一热就忘了。
“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白军士兵越是不了解我们,就越是多放回去,让他们回去替我们宣传。一回不行就两回,两回不行就三回,总有一天,他们会醒悟过来的。”
讲完这些道理,毛主席又说:
“要是放回去一个能争取十个,这个账不是很好算了吗?”
经过主席这样一“算账”,大家明白了道理,心里也亮堂了。
释放和优待俘虏,这是我党的一条铁的纪律,在三大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国民党官兵都是中国人,在我党政策的感召下,起义或争取过来的国民党官兵比主席说的“十个”多了几万倍。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是毛主席放走一个争取十个的“账”的最好体现。
1928年6月20日,毛主席在宁冈古城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讨论第四次反“围剿”问题。当时做文书和收发工作的苏春兰回忆,毛主席作的报告主要是分析敌情,她说:
“我还记得毛主席算各有敌人的势力账时,说了湖南的鲁涤平、何键……算来算去,是湖南的反动势力大,是敌强我弱,又算了江西的反动势力账,不如湖南强。”
苏春兰在回忆中多次提到主席算反动势力的账,显然是如初记录,说明主席当时指挥作战的语言里,频繁出现“账”字,就是先“算账”,再打仗。
毛主席没上过军事院校,革命初期的作战经验也不够丰富,但他会算账,会比较敌我双方实力,能否打得过,这是基本常识。而能够灵活运用常识,不钻牛角尖,不硬干、蛮干,又是在常识基础上的一种收放自如的气度。
所以在这次会议上,主席分析敌情、拟定战斗方案的过程中,就不仅仅用口头禅来表达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主席非常灵活,“赚钱就来,蚀本不干”,是主席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总结的战略战术。
当时主席还曾把这一口头禅写到命令里。
《毛泽东年谱》记载,1930年3月,毛泽东发布红四军司令部命令,“申令各部队官兵要爱惜公物,私购被服,公家概不认账。”
这个“账”要比“报销”二字通俗易懂,既体现了毛主席语言的大众化,也是主席口头禅的自然运用。
不过,作为口头禅,主席的“账”字很少在正规学术文献中出现,这是由学术资料的风格所决定的。最能反映主席语言风格的,还是与主席交往密切的将帅、工作人员及主席后人的回忆录或口述内容,比如上文提到的苏春兰的回忆。
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毛主席通过电报得到了此消息。
叶子龙回忆,主席看完电报后,心情很沉重,沉思片刻后把电报交给叶子龙,说:
“让大家都看看,要记住这笔账呢!”
新四军遭到伏击,9000多名将士惨遭毒手,主席心中不痛吗?不是。但主席自有伟人的高度,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他心中记住了这笔账,以后也要找蒋介石算账。
主席没有用“血债”之类的字眼表露心迹,说明在他的语言系统里,“账”是一个优先词,与“血债”一样能够表达愤怒的情感。
张耀祠说,当年撤守延安时,毛主席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时就使用了他的口头禅:
“蒋介石打仗是为了争地盘、占领延安,他好开大会庆祝,我们就给他地盘。我们打仗是要俘虏他的兵员,缴获他的装备,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来壮大自己。这样,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等蒋介石算清了这笔账,后悔就晚了。”
主席用一个简单的“账”字,巧妙地给大家讲解了敌我双方作战方针的不同,解开了大家对中央暂时放弃延安的心结。
阎长林也讲述了毛主席在转战陕北途中跟村里干部们开会的情景。
主席向到场的党支部书记、委员、民兵队长等人说,要小心那些地主、地富分子,警告他们不要蠢蠢欲动,敢做坏事,将来会跟他们算账的。
主席这里讲的算账,就是一种严厉的警告,也是当时的一种斗争策略。大家听得懂,能够在群众中准确传达,执行起来效果更好。
当然,毛主席也会提到自己身上的“账”。
在评价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说,“把好事都挂在了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主席认为功劳是大家的,而不是他毛泽东一个人的,不应该把功劳都记在他的账上。这是主席谦虚的表现。
讲到遵义会议的贡献时,主席说,“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
主席这里提到的“账”是业绩账,他不把贡献都归结为自己个人的功劳,认为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由此看出主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以及涉及到业绩时的理性和谦逊。
日常生活中,毛主席也有“账”。
1948年5月,毛主席来到西柏坡,平时擦脸擦脚只用一块毛巾。李银桥觉得不太卫生,想帮他再买一条。主席幽默地说:“不要分开了,现在整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分开就不平等了,脚会有意见的。”
李银桥劝道:“那就用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擦脸。”
主席仍然摇头:“账不能那么算。我多用一条毛巾可能不会费到哪里去,可是如果全军每人节约一条毛巾,省下来的钱就够打一次沙家店战役了。”
新中国成立后,主席的口头禅也经常出现。比如1953年8月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主席进行自我批评时说,“我说我也要负责任,各有各的账。”
毛主席博览群书,雄才大略,但他出身农民,手下将领、士兵也绝大多数没有太多文化。老百姓过日子靠啥?就是每天算好粮怎么省着吃,钱怎么省着花,算好了每一天的账,日子才能维持下去。
主席熟悉农村生活,知道中国百姓喜欢“算账”,才把通俗易懂的“账”字常挂在嘴边,作为他与人沟通交流的“利器”。
其实主席不只是说,他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记账。
1936年,主席在延安亲口对斯诺说,“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
从9岁开始,主席一直给家里记账,直到他17岁离开韶山。8年记账的成长经历,无疑成为主席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让他从记账中学到了遇事要多算算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延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封锁以及延安自身条件有限制,生活一度极为困难,主席更加注重精打细算的会计工作。
时任国民经济部科长的吴吉清回忆,主席一有机会就会到合作社里了解和指导工作。他告诉大家说,谁也不能轻视一架算盘,一本流水账,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不仅指导别人,主席自己的生活账也非常清楚。从延安开始,他就让炊事员帮自己记好账,每月3元的生活开支,每一笔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主席又设立了家庭账和稿酬账,这两笔账一直记到他去世之后。
参考资料:陈果吉:《重大事件中的毛泽东》
黄仲芳、罗庆宏:《井冈山斗争口述史》
《毛泽东年谱:1893——1949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张耀祠《回忆毛泽东》
阎长林《胸中自有雄兵百万》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陈登才、冯世平:《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故事》
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