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创业帮 百科 学会计为什么不吃香了?

学会计为什么不吃香了?

倘若走进大学,拦住一个商学院的学生,问“你当初为什么学会计”,可能得到许多答案,比如“适应性强”、“就业稳定”、“是门技术活”、“越老越吃香”等。唯独,答案很少

倘若走进大学,拦住一个商学院的学生,问“你当初为什么学会计”,可能得到许多答案,比如“适应性强”、“就业稳定”、“是门技术活”、“越老越吃香”等。

唯独,答案很少会是“喜欢”。

但令人悲伤的是,透支了“喜欢”之后,并不一定就能得到预想中的结果。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经济结构的转型,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许多所谓王牌专业都开始迅速祛魅。而会计学更是其中的典型:技术含量弱、天花板低。但却身负商科光环,外加各路培训机构推波助澜,岗位竞争极其激烈。此时的入局者们,不少都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

会计的困惑

十二月中旬,临近CPA(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出分时间了,赵军正惴惴不安地等待着自己的考试结果。

赵军不到三十岁,研究生毕业两年有余,如今在一家头部上市民企做财务专员。日常主要工作内容是整理对外报表,月薪在一万五上下浮动。和他当年的同学们比起来,不算差,但也说不上多么出彩,勉强算是处于平均值线上。

他回忆起自己八年前高考毕业填志愿的光景。报专业时,考虑到自己没有什么爱好,便听了长辈们的建议,选择了会计学。当年该高校会计专业录取分数线颇高,排在了几乎所有专业的前面。

大约是因为学校不在一线城市的缘故,大学时,他并没感受到多少商科自带的“高大上”光环。专业课设置也颇为简单,不需要费多大功夫即可理解,因此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玩游戏上。不过,校内时不时还搞一些企业沙盘模拟竞赛,还是偶尔让他产生了一种在商业前沿弄潮的感觉。

工作后,他却发现,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对数字细节的确认上。“大概90%以上的时间都在找报表没配平的那几个数。”他感到自己的工作十分没有成就感,同当时预想的“升职加薪出任CFO”严重不符,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让他一度几乎陷入抑郁。

面对采访,他将会计这一职业形容成了MOBA游戏中的辅助位置:整场下来都在插眼做视野,没有经济,不能补兵,不能抢人头,游戏乐趣聊胜于无,但背锅却免不了——视野没做好,救援不及时,还总要被队友埋怨一顿。

归根结底,在一个公司中,会计等财务岗位虽是必要的,但由于不属于创造营收的部门,产生不了肉眼可见的效益,很难得到高层关注。且由于讲究绝对严谨,因此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贴票、查账、对账等琐碎工作上。与外界沟通受限,不受重视,工作琐碎无聊,感受不到成长,是接受采访时不少会计提及的几个理由。

但其实财务岗位也能产生效益,体现硬价值。比如税务筹划和财政返还两块业务,能让支出成本真金白银地减少。但大部分时候由于老板不重视,也不会就此进行奖励,会计即便有能力,也不见得愿意操作。

最后,当熟悉了公司所有业务后,他选择“划水”,每天花费1-2个小时做完所有工作后,便开始在工位上“摸鱼”。

能划水已然称得上幸福。一线城市虽然竞争激烈,但毕竟大公司多,只要靠住一个平台,始终存在上升路径。而越往下走,情况越不乐观。

李丽是某个三线城市一家私企的会计,但由于老板注册了数十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利用避税洼地做走账,所以李丽日常的工作内容覆盖了所有公司的业务往来。日常,李丽需要掌管所有公司的报税主体、审计主体、记账主体、出报主体、开票主体、开票机、金税盘,网银账户以及ukey等,还要记录主体之间的资金和业务。日常工作极为琐碎,月薪却只有不到五千元。如果不是老板还愿意把工作交给代理记账公司做一部分,简直无法支撑。

前段时间,因为一场虚开发票的纠纷,前东家将责任都推到了她头上,自己则佯作不知。接到税务部门的通知后,李丽“哇”地一声哭了:一分钱没赚到,还可能要面临数万元罚款,甚至更大的麻烦。她不知道这份工作干起来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比李丽还惨的大有人在。事实上,在更多小城市,会计完全成了集约化外包业务,待遇和工作环境同流水线工人相差无几。“十几年前,我去报名CPA考试的时候,路过一个记账公司,往里瞅了一眼,看到了至少几百人乌泱乌泱的格子间。当时第一感觉竟然是《包身工》。”知乎上一名金融财务大V “诗与星空”不无悲伤地写道:“小公司找代理记账,从凭证到报税,200(元)一月香不香?七八年前,我脱离财务、以IT顾问的身份搞财务共享的时候,就知道大公司将要淘汰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了。”

技能结合

近年来,尽管计算机专业崛起,大学会计专业热度有所下降,但总数仍为数不少。前不久,Bilibili一则招聘启事贴出,其中显示,会计岗位的招聘报名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300。诚然,B站作为头部互联网公司,岗位受到大量关注并不稀奇,但该供求关系依然只能用夸张来形容。

(公众号“哔哩哔哩招聘”相关内容截图)

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中国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排名及介绍》上,会计仍在高考热门报考本科专业类TOP30行列内,位列第24。

但会计专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一直被“高大上”的光环所包裹。不少考生,选专业时都抱着升职加薪、担任CFO,甚至参加IPO敲钟的幻想。现实却往往骨感。

关于会计等泛财务岗位的发展路径,社交网络上时常爆发争议。在知乎“学会计的你,现在怎么样了”相关的问题下,会发现两种态度:一种是“劝退”,认为会计专业毫无技术含量和工作乐趣可言,选择这个专业,未来注定低薪无聊;另一种则认为任何专业都存在上升通道,焦虑只不过是学生的庸人自扰。

郑天玑是知乎上一个知名大V,目前粉丝近十万,普遍被人认为是“会计专业劝退”热潮的发起者,也是第一个将会计贬称为“老财”的人。梳理其发言,可以找到一个理论核心:会计作为一门弱技能学科,在市场上并无太多竞争力可言。

他将财务人员的失业潮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于会计电算化、业务信息化等技术革命,时间大约在十年前。为此,他拿了老家两家规模相似的重工企业作了对比:“一家是20多年老国企,遵循传统手工会计,财务人员多达40人;另一家是老国企里的高管出去创业,采用电算化管理,引入信息系统,整个财务部不到10人,从原先收集数据需要多人跑到车间一个个校对抄录,到软件后台上传一键生成报表。人员缩减了4倍。”而在这十年中,随着各大制造业企业全面推广ERP乃至更加精进的MRP管理,对财务人员需求数量更是逐年下降。

第二阶段,则是技术精进+模式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无线网络、电子签名、4G、乃至5G的普及,在互联网公司的推动下,电子发票逐渐取代了纸质发票,电子税务局开始取代人工办税,手机端OA、订票订车APP及电子支付技术内聚到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带来了财务数据电子化闭环,实现了报表业务同步显现。使得不仅仅是制造业,所有行业都开始了财务机构的精简。

两波革命,导致原本需要多道手工处理的环节被信息传输所替代,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原本集团公司开一家分子公司,至少配一名财务,一名出纳,如今却多是成立财务中心,负责各大分子公司财务业务的统一处理,成为所谓“财务共享模式”的前身。财务开始同客服一样,变得越来越流水线化。“公司方面来看,一个工作可以被量化的岗位替代性很高,没必要为其设置过多晋升路线;从个人角度来看,长期埋头于此的人只会被不断加压的事务性工作而考核,无暇抽身做其他更有竞争力的业务。”郑天玑总结。

相比“劝退”,另一种心态要更积极,认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直接或者经过适当学习培训后,实现在头部行业的全就业,风险抗性较大。而反过来,目前一些所谓高薪专业,如IT、金融等,能进入的行业明显受限,岗位也不多。

“行业风口周而复始,一个行业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不可能永恒在头部地位,当行业无可避免回归正常时,从业人员的收入必然也会承担风险溢价消失所带来的减少。但会计专业的人还可以流动到其他新兴行业,保证一份有一定风险溢价的收入……职业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几年,而是要看一生。”知乎用户“三水工”如此评论道。

但“三水工”也承认,会计专业的同学也要积极拥抱社会的改变,千万不能只囿于记账。其本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大学时辅修了两年的计算机应用专业。

无论消极还是积极,两种说法其实都殊途同归,都承认了会计作为一门弱技能学科的事实。想要提升,必须要与其它技能相结合。

今年七月,清华大学对外宣布,将停止招收会计学本科专业,也从侧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证明。

面对外界的讨论和质疑,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肖星做了一个简短回应:和人工智能取代会计没有任何关系,清华的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还不会被机器取代;其次,不是停止招生,而是不单独招生,纳入经济与金融联合招生,未来会在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会计方向。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卢闯表示:如果会计的功能仅限于记账,被人工智能取代只是迟早的事情。但现实是,记账功能只占会计功能的1/5甚至1/10。“比如,一个企业的财务总监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与记账无关,而更多的是信息披露、预算管理、资金调配,这些工作有赖于记账提供基础性信息,但工作性质却完全不同。”

另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卢闯所在的中央财经大学,目前进行的便是以“人工智能+会计”为主题的人才培养改革。既然记账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那么学生的任务,就是训练这些人工智能。西南财经大学也开设了会计学大数据方向实验班,意在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人工智能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技能。这一趋势,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各大高校会计学发展的主流。

上升通道

但向技能结合方向多栖发展的人只占了一小部分。随着每年涌入会计这条的赛道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发激烈,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另一条路径:考证。

这一点,恐怕同各大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打开会计相关网站和公众号,诸如“考上CPA,给事务所里挂个证就能每年十万”、“考上CPA/ACCA/CFA,出任大公司CFO,年薪百万”一类鸡血式宣传铺天盖地涌来。

但随着CPA持证人数量越来越多,这些话愈发令人难以采信。但却拦不住前赴后继的追梦者。高顿财经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注协非执业会员+执业会员+个人会员总数已接近55万人。2019年全年,报考人数高达173.15万人,2020年预计将达到200万人。

但据赵华观察,虽然自己CPA还没全科考下来,但由于入职时间还算早,相比后来者更熟悉业务和相关人脉,在公司算是“卡住了位”。而去年今年毕业的学生,即便有CPA,也只能从事最基础的贴票、报销、整理底稿等工作。

相比教科书上五花八门的业务,会计这门工作其实更看重经验和资历。一种形式的业务,比如并购,做过就是做过,没做过就是没做过,同考证关系并不大。

“培训机构总爱洗脑,说什么做账很低端,但做管理很高端,考过了CPA,就能做管理。但做管理其实需要业务经验和人脉,升不上去,没有职位,什么都接触不到,当然什么都没有,更升不上去。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赵华如此总结培训机构的话术。

但他也承认,会计相关证书的作用虽然没有培训机构吹得那般神乎其神,但在职业生涯中却也不得不考。“虽然没有实际作用,但这却是你区别水货唯一的东西。一线城市CPA是基础门槛;大公司的管理层,CPA更是个敲门砖。”

“会计的地位过去被抬得太高,甚至被视为文科生唯一的救命稻草。然而什么专业都能考CPA做老财,半路出家的行政小妹、二胎妈妈、保洁阿姨都想做会计,这一点就证明了会计的低门槛和极度内卷的现状。”在关于清华大学停招会计本科生的问题下,郑天玑如此评论道。

在观察了当年所有同班同学们,以及自己的董事会领导的发展后,除了走与计算机等外专业结合的路子之外,赵华还总结出一条上升通道:毕业后进入“四大”或内资事务所,积累技能经验后,进入头部券商、企业或平台,进一步积累资源和声望,最终以整合资源为生。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径恰恰相反: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小企业,从出纳做到会计,等着升财务经理,接触的业务范围和人脉都很窄,期间不停考证。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落后于时代,随时会被淘汰掉。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机构培训讲师对赵华的看法表示同意,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事务所出来的,大概率在专业知识上更强一点;企业升上去的,在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跟银行和税务部门的协调能力和熟悉程度,都会更强。”

“技术含量上,会计就是个浅知识,而且上限很低。一般同一个公司里用到的还只是这种浅知识中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如果想向上发展,一定要跳去大平台,吃平台红利,运作资源。但在这之前,你得先想办法用CPA淘汰掉一批人、把简历学历刷好看一点。所以我们这也算不上洗脑,只是这个行业没办法避免的特性罢了。”上述讲师对中国新闻周刊总结道。

会计从业者面临的,其实是许多行业如今共同在面对的一个宏观问题: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赛道日益拥挤的同时,新技术的引入又在不断对行业原本空间进行挤压。双重压力下,不光收益被压缩,晋升通道收窄,甚至连基本的生存空间都越发受限。

而为了保证不被时代的列车甩下,大家只好在不同的路线上做尝试,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破局之道。

(文中赵军、李丽为化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地创业帮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dcyb.com/3407.html

作者: 小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