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电动车厂家招商代理加盟(电动车店一般人干不了)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电动车加盟或者是代理,务必要选择大品牌。最近几年电动车代理确实非常火,很多人也纷纷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而成功的有不少,但是失败的也很多。总结起来就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选择一些小品牌的一般成功的概率不高,小打小闹一段时间之后就关门歇业了。所以如果大家想进入电动车代理行业捞金,那一定要选择大品牌,有实力的品牌。
2,产品质量要过硬。选择大品牌,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如果品牌实力大,产品质量不过硬,那也比较的棘手。因为现在的消费者都是比较挑剔的,在购物的时候不光是追求品质了,更多的人还会把产品的颜值,公司的服务,还有性价比等进行综合的参考。有些大品牌,但是产品系列却很稀少。
二,如何去选品牌
1,选择有潜力的企业,拥有完善的资质条件,他们已有某品类产品在市场中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这样具有相对的保险性,有较高的成功概率。同时选择差异化的产品则是经销商在竞争中独辟蹊径的成功之道。
2,首先看该品牌是否有较高的利润率,能否通过市场发展逐步成长为品类中的大品牌,随后获取利润。其次,经销商要严格考察厂家实力,了解销售环节的处理情况,清楚企业运营态势,不要稀里糊涂就被套路了。最后,经销商可以通过该品牌已开发的市场情况去了解厂家的市场投入情况,以此来分析企业产品、品牌的未来发展前景。
三,经销商如何去学经营
有些经销商悟性高,靠自己不停地琢磨,就能悟透很多东西;但大多数做不到,经销商的进步主要靠向别人学习。
1,经销商要向优秀企业学习管理。越是管理严格的企业,越要向他们学,甚至可以要求厂家替自己设计管理制度。如果能请来厂家最优秀的业务员,还可以要求业务员替自己管理。
2,要向优秀的经销商学习管理模式。可以向厂家了解哪些经销商做得好,然后到那里去取经。
如果经销商自己进步速度慢的话,就要请一个会管理的经理替自己管理。
四,经销商怎么做才能做大
1,刚开始做经销商时,一定是自己亲自做,不亲自做就不可能真正熟悉市场。
2,在规模扩大时,一定要带出几个得力干将。这些得力干将既可能是自己的家人、亲戚,也可能是聘请的业务员——通过自己言传身教,带出第一批队伍——只有队伍扩大了,自己才能壮大。
3,规模扩大到一定时候,通过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招聘专业人员,实行分工负责。如果一切都交给自己的得力干将,他们可能跳槽带走客户,这样损失太大。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一是每个人都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二是每个人都只管部分事,任何一个人离开都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4,设立管理人员和监督机构。规模太大,自己一定管不过来,因此,要实行分层管理。分层管理后,自己可能不放心,因此,要设立监督机构,检查管理人员和相应机构的工作情况。
5,制订相应的制度,按制度管理。规模较小时,一切都装在自己脑子里,半小时就把事情安排完了。此时,没有制度可能效率更高。规模扩大以后,就必须按制度进行管理,老板自己也要遵守制度。
五,经销商做大后该做什么
1,研究市场。首先要研究厂家,摸清厂家下一步的动作。厂家每年的工作计划是什么,准备开发哪些产品,如何对市场进行调整,准备如何与对手竞争等;其次要研究商家,其他经销商怎么做,终端怎么做;最后要研究消费者,研究他们的消费规律。
2,要培养选拔人才。人才越多,事业才能越做越大。经销商不容易招聘到高层次人才,因此,一定要珍惜人才。
3,制订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就要按制度办事,这样管理起来就轻松得多。否则,事事请示,还不把自己忙得晕头转向?
六,经销商如何选代理渠道
1、商家在选择好了自己的代理产品后,关键是建立自己的通路和经营模式,给自己定好位,自己是批发还是零售;是走专卖店还是专柜的形式;是搞自营店还是加盟店。
2、作好自己的品牌规划、宣传计划,设计好组织架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要选好人,考察并选好同二级、三级经销商,并建立“契约”化的合作关系。
3、对销点进行管理,统一形象设计、统一经营理念、统一货品摆放,有条件的话建立流程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设计好安全库存及配货补货办法,以防脱销。
七,经销商如何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壮大和正规化发展,其对电动车代理经销商也提出了资金、团队、能力、规模等各方面的要求,其中低迷的市场和微利的行情,加上来自同行有增无减的竞争,使得经销商对店面、人力、物力构成了极大的压力。营销成本上涨,经营成本增加,经销商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
1,改变思想,与“市”俱进。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路决定不同的出路,市场的竞争发展到一定新的阶段,必然不断涌现新事物、新的营销模式。电动车经销商不仅需要与“时”俱进更要与“市”俱进,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断学习、创新、适应、顺势。
2,配合厂家的思路和策略,争取厂家支持。渠道和网络是电动车代理经销商发展的根本,厂家的营销模式和方法对市场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电动车经销商可充分利用厂家资源,通过渠道拓展和管理完成销售任务和指标。
3,合理调整经营产品结构。电动车经销商要对所经营的产品做利润分析,根据销量大小、利润高低、产品受欢迎程度,确定哪些产品是“有量无利”为了搭建销售网络稳定目标消费者的,哪些产品是“有利无量”准备以后赚钱的朝阳产品,哪些是“有量有利”的黄金产品,尽可能保持现有利润基础上把量做大。适时更新自己经营的产品结构,使得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化,实现利益的是大化。
4,加强渠道、库存管理和维护。渠道挖潜要对渠道进行精耕细作、分类管理,然后依据销售数额不同,分配相关支持资源,进一步释放渠道潜能和力量。此外,电动车经销商要做好进销存库存管理,及时掌握进销存相关数据,避免使滞销的产品大量占有资金而畅销的产品又出现断货。5,要想提升利润,电动车经销商不得不得考虑到人才这一因素,组建一支有效率的销售团队,让销售团队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团队素质与销售能力,对他们加强培训,建立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实现管理有序,奖罚分明,这样,优势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者兼备,提升盈利水平指日可待。
最后,就是注重对竞争对手信息的搜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因此,千万不可忽略对竞争对手的信息搜集。电动车作为朝阳产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健全,洗牌一定会进一步加速,如何保证自己不被市场淘汰除了品牌选择的正确之外,利润的保证是必不可少的。
八,经销商年销售目标及返利和奖励
1,每年的年初,厂家都会定下年销售目标,每个经销商都有销售指标。完不成销售指标的经销商,就有可能被取消合作资格。完成销售指标的经销商会额外得到厂家的奖励。
2021年各电动车厂家的销售目标:某迪的销量目标是1600万辆,某玛的销量目标是1600万辆-1800万辆,某铃目标1000万辆,某刀的销量目标是1000万辆。
2,现金返利。电动车经销商,属于从厂家进货,然后再卖给专卖店,经销商会从厂家得到返利。经销商从厂家以每台车2100拿货,厂家会给经销商每台车100的返利,经销商实际是以每台2000的价格从厂家拿货。
3,直接用返利顶货款。厂家按规定核算经销商的返利额度,然后将返利在企业挂到经销商的户头上,当经销商需要进下批货的时候可以直接抵顶货款使用。这种方式是当前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公平合理的方式。因为经销商再进货也是要拿现金的,除非是双方终止了合作。直接将返利抵顶经销商再进货的货款很便捷,省去了企业和经销商之间来回打款的手续。通常如果直接抵顶货款的话,货经商用返利款进的货物照样享有返利政策,也累计经销商的销售任务,在进货品种上,经销商也具有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品种。
用返利顶货款这种方式在一种情况下属于例外,就是经销商是多品牌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比较快,而厂家的产品流动比较慢且单品返利比较高,这种情况采用将返利挂账的方式可能对经销商的周转有一些影响,但是既然厂家产品流动慢,总返利金额也不会太高,所以对经销商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这种方式本质上和现金返利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4、用货物抵顶返利
厂家直接用货物抵顶返利的情况,通常这部分货可能是没有返利的,如果有的话,就和上面的情况一样,可以视为合理。同样是直接用货物抵顶返利,情况也有不同。如果厂家抵顶的货是经销商需要的,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的话,即使经销商牺牲了一些返利(当然还要看返利的多少,多的话对经销商影响也非常大),影响了销售任务的完成(通常抵顶返利的货物是不计入销售任务的),可能经销商还能或许够勉强接受,但对经销商影响也很大。因为一般情况下的,厂家都会为经销商制定任务奖励,不计任务的货物势必影响经销商的销售任务,进而影响经销商的收益;而且如果产品另一种情况就是:厂家使用库存的非畅销产品或按企业的营销思路重点推广的新品抵返利。有时候经销商可能碍于企业的强势,不便说什么也不便直接进行反对,但是可能会从心理起逆反,要么消极抵抗对厂家的要求阳奉阴违,要么可能直接进行低价甩货。这就对厂商合作产生了影响,要么企业的一些方案和要求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要么就直接扰乱了市场价格。出现这种情况,最终还是要从厂商关系的本质进行思考。
不管我们再怎么强调厂商是一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利益共同体,但是厂商之间的博弈是永远存在,因为对等的情况很少,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强弱的不对等。所以“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情况永远存在。出现后一种返利兑现方式的情况,前提一定是企业比较强势,经销商不得不遵从,不然经销商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5、经销商和厂家之间的博弈
当然了,采用这种返利的手段,厂家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厂家希望节约费用,将利润最大化,利用不带返利的货物抵顶返利可能是一种看似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厂家考虑市场秩序的稳定、考虑经销商队伍的稳定,要拴住经销商不被竞争对手瓦解。所以通盘考虑下,在制定统一的返利政策时,必须考虑一些“不规矩”(窜货、砸价扰乱市场秩序)、“不坚定”(对企业的品牌摇摆而不投入大的精力、随时可能接手竞争品牌而被竞争对手瓦解)的经销商。再有一种现实情况就是,经销商可能同时经销不同的品牌,比如同样是可乐产品,经销商可能同时经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相互竞争的品牌,企业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可能是将返利政策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尽量占领经销商的资金和库存,挤占竞争对手。
当然,在厂商合作中还有另一种不和谐的地方,也是厂家考虑的:经销商永远倾力于畅销的品种,想通过快速流通赚钱;厂家永远希望经销商能跟着企业的步伐,配合企业的战略,该推哪个品种,就将主要精力、人力和物力倾注到这个产品上,以此完成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目标。而且很多时候往往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可能不是厂家主推的目标
所以,很多时候,厂商之间存在主推方向的分歧,这种情况下,厂家在沟通说服、激励不见成效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采取强制性手段,用企业主推的非产销货物抵顶返利,希望以此逼迫经销商销售主推产品。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厂家将“货物抵顶返利”作为一种消化不良库存的手段,这就是厂家的不道德了。
九,做经销商和开专卖店的不同
1,怎么去开专卖店
品牌电动车在各地地区根据地区划分,都会有负责管理品牌经销商或者代理商的专业人士,联系方式可以联系品牌方客服咨询。
想要开电动车专卖店的,可以给品牌方客服打电话,咨询当地经销商的联系方式。联系当地经销商,商谈合作细节。
2,怎么做经销商
联系品牌方客服,咨询所在的城市有没有经销商,得知品牌方在当地没有经销商后,才能与品牌方洽谈成为经销商的细节。成为经销商后,所在的城市开专卖店的都要从这拿货,所以所在的城市人口越多专卖店越多,经销商赚的越多。
十,经销商的压力
1、恶性竞争的炮灰
现在电动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打价格战,低价恶性竞争者不在少数,简易款价格更是一次次刷新三观,777元、666元、555元……于是,经销商的利润就在这一场场竞争中的成为炮灰!
2、变成了库存
基于每个厂家每年都有一定的生产销售任务,于是代理商就加大经销商压力,必须进货,产品积压就成了库存。当生意不好,销量上不去,大量的产品积压在仓库,如今,库存已经成为经销商最大的负担。利润变成库存,经销商还怎么可能有钱呢?
3、人工、房租上涨,利润来补
物价成本飞涨已是当下的大趋势,赚不到钱,但是电动车经销商的成本支出依然在,各种仓储费用、店铺费用等在不断的上涨,当成本占比越来越大,经销商还能用多少利润去填补?
十一,电动车经销商不要代理杂牌
杂牌电动车和品牌电动车相差不大,外表看着一样,杂牌车还便宜。一辆品牌电动车需要2000,而拼装杂牌电动车却只要1000多,杂牌车这时候所谓的低价杂牌并不是来源于商家的让利,而是因为使用的各个配件都是质量粗劣的产品。
消费者限于自己的的专业局限,很多时候都是贪便宜,经销商一看销量还挺好能赚这么多钱,乐得赶紧补货,于是店里全是杂牌车!但是经销商千万不要被表象冲昏了头,粗制滥造的杂牌电动车不仅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经销商来说也是弊大于利。
1,各地掀起的环保整治之后,许多涉及到污染型的中小型电动车及配件企业一蹶不振,大量杂牌小作坊被迫关闭。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不是考虑而是必须转型成为品牌电动车的代理了。如果当下是确实以杂牌车作为主要的现金流,也应该将重心逐渐转移等到品牌车型的代理上,如果不自己主动转型,最终等到中小电动车厂家死一批之后,经销商也会断了财路。
2,很多电动车经销商担心自己一旦卖品牌车了就无法扩大市场了,怕顾客掏不出来拿几百块钱。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没有人因为买辆电动车多花几百元就会倾家荡产,却可能因为省掉几百元买到劣质电动车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甚至车毁人亡。而且随着当地经济越来越好,居民收入的提高,未来注重品质和安全的电动车品牌将更易受到大众青睐,如果当下电动车经销商没有预见这个消费趋势,不做转型升级,那么以后淘汰就是早晚的事了。
3,电动车经销商很多都是在当地经营的,在这个熟人圈子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杂牌电动车售后的系列麻烦,会极大的拉低门店的口碑。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的电动车,天天都要在马路上骑,一般要用5年左右,消费者买账,用户放心。口碑上来了还怕没生意,让消费者满意了,经销商才能最终获利不是。
加盟骗局层出不穷,二轮电动车充电需求下还有什么「正经机会」?
作者 | 陈文琦
特斯拉车主、雅迪车主,面对里程焦虑,谁又比谁高贵呢?
电动车充电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引得主机厂、设备商、电池巨头、背靠产业基金的初创企业、手握电力资源的国家队纷纷入场布局。是快充还是换电,何种电池形态能源效率高,商场上口水战不断。
但在聚光灯没有打到的角落,电动二轮车的集中充电市场正野蛮生长,新的充电桩、换电柜们不断出现在居民楼、校园、厂区、核心商业区,各种品牌如叮叮充电桩、闪开来电、E换电、小绿人、小哈换电、锂纳斯等等眼花缭乱,要为小电驴车主解决里程焦虑。
相比四轮车能源补给,入局小电驴充电门槛更低、行业标准不明,呈现更为分散的状态。在知乎“谁做过电动车充电桩,这个项目怎么样,赚钱吗?”问题下,有近40个回答,大多都是充电桩运营商招加盟和代理的广告话术。
铺设琐事多,加盟套路杂。生意远没有“成本小、回报快”听上去那么美。现实中,“加盟就赚钱”的广告和“充电桩骗局”,“一桩难求”和“菜地充电”同时存在。
需求就摆在那里,两轮电车充电的巨大市场下,还有「正经机会」吗?
换电柜集聚的”骑手之家”
从宏观层面看,二轮电动车能源补给这个行业,很“朝阳”。
随着居民出行代步需求的增长和即时配送行业的发展,二轮电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每年销售量在4000万辆以上。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双轮电动车社会保有量已突破了3.5亿辆,大约每4个中国人就拥有一辆。
图源:艾瑞咨询
面对充电问题,以往车主们通常是将小电驴带回家入户充电,改装电动车、私桩飞线拉电等做法屡见不鲜,空间环境如狭小的楼道、密闭的电梯,这都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政策牵引下,公共充电成为必然趋势。去年6月应急管理部发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令禁止两轮电动车上楼充电,鼓励高层住宅小区设立集中停放与充电的地方,各地政府、各小区物业也有具体的规范条例跟进。
现在主流的电动车续航能力相较以前已有大幅度提升,一般充满电能跑50km以上,雅迪2000元价位左右的电动车官方续航里程也在35km以上,一些偏高端车型打出了续航超100km的宣传。
决定续航能力的是电池。当前两轮电动车市场可采用的电池分为两种,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一般来说,前者工业化时间早、应用成熟、安全性高、价格低,但是体量大质量大。锂电池虽然有短板,比如稳定性弱、受气温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但是能量密度大,续航能力强,质量轻巧许多。
近几年,锂电池在两轮电动车市场的渗透率逐渐上升,中金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50%以上。
图源:锂电池制造企业博力威招股书
这与2019年开始实施、2022年~2023年过渡期结束的电动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密切相关。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蓄电池标称电压不大于48V,整车重量(含电池)不大于55kg。这样一来,质量占优的锂电池成为“新宠”,逐渐取代大容量铅酸电池。
随着规范逐渐落地,公共充电出现多种解决方案,一是立柱式充电桩,二是柜式充电或换电设备。
充电桩多建于住宅区、校园、厂区的停车场或搭建的车棚内,一个车主只需扫码或是刷卡就能把车连上充电,慢充需要8-10个小时。
智能充电桩产品通常一个桩/刷卡器可以提供多个充电端口,会配置小程序/App,方便用户管理订单、查看充电状态、查找附近站点,有远程充电、充满自动断电等功能。
费率和付费方式各个站点、地区、品牌略有不同:有按时长、时长+功率、电量+服务费等计费模式,一般在0.5元/小时左右,一些品牌会收取超时保管费,若用户充值购买卡券,会有不同程度的优惠。若折算成电量,价格一定略高于民用电费。
某小区的集中充电桩 图源:叮叮充电桩
另一种是柜式设备,需要车主把电池拆卸下来放入柜中充电,换电则是直接换出一块新电池装入车中即可。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的规范标准,以及更具便携性的锂电池,是这种需要“车电分离”的充电形式的前提。
以小哈换电为例,只要电池电压是48V,电源接口是品字型即符合换电标准,一些车型可以寻找附近门店或服务站点进行改装。其付款方式是套餐消费,月卡299元、季卡798元,不限次数。一般换电服务会要求押金,小哈出行背后是哈啰出行,有支付宝“信用免押金”的优惠。
锂钠斯换电在北京地区价格为350元/月,信用分达标可以免去500元押金,据网点服务人员介绍,一块满电电池续航为80km-100km。本质上,这是一种租赁经济。
换电这种能量补给形式最大的优点是快。一位外卖小哥告诉「真探」,这种换电模式是即时配送骑手们普遍的选择,“像我们一天都在外面跑,根本没有时间等着充电,一般一天要换两三次。”
图源:小哈换电官方视频
总体来看,小电驴集中充电的需求真实,在政策引导和技术迭代下,趋势也很明朗,充电桩、充电柜、换电柜等多元产品形态出现。产业上下游链条也很清晰,有电池/充电设备制造商,品牌和运营商,加盟商/代理,物业/居委会等,车主。
但是,当前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并且缺少规范性标准和市场监管,线下建设、运维等工作的成熟度不高。举例说,选址谁来拍板?如何合理定价?设备老旧、插口损坏谁来维修?小区停车场充电如果出现事故,问责主体是谁?
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先看看这些产品的商业模式。
首先,充电桩技术门槛不高,市面上品牌很杂,比如叮叮充电桩、比熊充电、闪开来电等等,可取代性很高。
据叮叮充电桩官网,其在408个城市安装有70万+插座。工作人员介绍道,目前公司有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卖设备,二是代理。前一种模式中,设备一次性买断,一款12路的充电桩价格为499元,配套插座5.8元一个,另外还有可选配的安装架,6.5米的价格为999元,其他建设和耗材比较灵活,可自费,后期运营叮叮不参与分成。代理是商务拓展的触手,代理商得到授权后拉客户,无加盟费,后续通过运营利润分成赚钱。
闪开来电也是相似模式,物业集中采购自营或是联运,若是项目合作有加盟费(合作费+保证金),据其工作人员介绍,自营大概“3-4个月就能回本”。
这样算来,其实投建充电桩成本不高,但工作人员所说的回本时间恐怕并不容易实现,运营起来琐事繁多。比如,进一些小区需要支付“入场费”,投标竞争激烈;选址很难让所有居民都满意;要投放多少才能让充电桩利用率达到最优;如何定价合理……都是棘手的问题。
换电模式也有其特殊的难点。现在来看,换电的渗透率不高,服务对象大多是即时配送行业的骑手,C端消费者买车租电池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对普通居民的出行需求来说,两三天一充是常事,停下即充的充电桩就可以满足。而换电柜这一产品的当前的布设密度不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换电需求(毕竟不同品牌的电池并不通用)。
另外,而从公司角度考虑,这无疑是个重资产重运营的商业模式,换电基础设施铺设成本不低,在无政策补贴的前提下,低频换电(普通车主)难以支撑起整个商业模式运转,而专做骑手市场天花板又太低。
“以换代充”模式得到许多电动车和共享出行的头部品牌的拥趸,它们用能源与主业协同,市场竞争激烈。小哈换电的背后是哈啰出行、宁德时代和蚂蚁金服,换换背后是雅迪,Ai换电背后是爱玛。另外,还有如中国铁塔这样的“国家队”选手,据公开数据,其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部署超过5万个换电网点。
北京居民区角落里的换电柜
朝阳行业却难赚钱,在四轮电动车充电市场,上演着一样的剧本。
四轮车充电桩市场更为集中,出现如特锐德这样市占率第一的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充电量突破110亿度,运营充电桩25.23万台。但是利润却从2019年的2.4亿元下滑,2020年、2021年分别为2.04亿元、1.87亿元。其盈利来源包括电费差价、服务费、增值服务,电费差价微薄、增值服务行业还在探索之中,服务费是盈利大头。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二轮电动车充电时长将呈现桩柜共存、品牌林立的局面。有资金、技术、产品资源的电池企业、共享出行公司和电动车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快速扩张或许会起到教育用户、统一行业规范的作用。
2022年电瓶车充电桩加盟需要什么条件
随着电瓶车数量越来越多,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国家对于电动车的安全充电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所以,电动车充电桩的投资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面对这么多的电动车充电桩品牌,在选择加盟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加盟需要什么条件吗?
首先,加盟充电桩必须要有适合的场地。简单来说就是,在小区找到合适的场地,安装充电设备,还需要和小区物业进行管理合作。
其次就是选择适合小区规格的充电设备,一般电动车数量和充电桩插口比例3:1或者4:1。以此为基础,可以根据小区电动车的保有量情况,选择适合的充电桩。
最后,进行设备安装。厂家会提供技术指导和线上安装视频。安装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比较专业的电工师傅,合理布局,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联系厂家,进行实时语音指导。
既然已经决定做充电桩加盟,合作模式不能不了解。具体的合作模式有以下两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1、代理模式。加盟商和厂家可以就拿货价格和合作细节进行洽谈,商定后就可以到厂家直接拿货。这个模式需要加盟商前期投入设备方面的资金,人工安装费用等。
2、合伙人制度模式。厂家免费提供设备和安装,加盟商根据场地资源,直接可以运营市场,双方合作分成,风险,利益共同承担。
文章分享结束,电动车厂家招商代理加盟(电动车店一般人干不了)和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用户评论
伱德柔情是我的痛。
電動車市場真的熱起來了!想趁勢掙點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看樣子加盟做电动车生意是個不錯的選擇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這條“電動車店一般人干不了”說法有點太誇張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字何解ヘ
是誰說電動車店不能普通人做,我肯定能!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金橙橙。-
要有經驗才能做好電動車生意嗎?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感覺加盟要準備不少資金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电动车厂家招商代理加盟,好機會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對電動車很有興趣,也想開一家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這跟做手機門店的模式很像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我喜歡騎電動車,想來體驗一下當店的感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加盟需要什麼資格條件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有没有什么培训课程可以帮助学习电动车经营?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好如初
應該多了解一些電動車市場的趨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伤离别
開業資金大不大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我擔心競爭太厲害,能不能立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年何念
看來要好好研究一下电动车市场的政策法规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想聽聽這個電動車店的生意模式是如何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做生意風險很大,需要谨慎考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泡泡龙
還是先多去看看實體的電瓶車店,了解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